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摘要
“六个坚持”的出场语境、
理论逻辑与价值导向
于春玲,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曾孟,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坚持”具有特定的出场语境,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坚持与运用,党的理论创新百年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现实要求,分别构成了“六个坚持”生成的思想语境、历史语境和时代语境。“六个坚持”具有深刻的理论逻辑,澄明了新时代新征程党的理论创新的根本立场、基本原则、科学态度、现实策略、思想方法和世界视野。“六个坚持”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既是对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回答,又是确保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一直行的关键。
关键词:“六个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
“三个务必”的唯物史观意蕴
张才国,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贵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挂职副院长。
摘要:“三个务必”是党的作风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则。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三个务必”思想有深刻的唯物史观底蕴: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基于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立场;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共产党人治党管党的实践智慧;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体现了遵循斗争规律和发扬斗争智慧的有机统一。人民立场、奋斗实践与斗争精神三个维度构成理论与实践统一的有机整体,其形成的精神合力,助力中国共产党在时代大势中赢得历史自信和历史主动。
关键词:唯物史观;“三个务必”;作风建设;意蕴
王阳明的美善关系论
邓立,贵州财经大学黔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文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
摘要:王阳明思想中的美善关系涵括美善本体论与美善价值论两大面向。其中,美善价值论又展开为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互动共生的两个维度。在“心体”的统摄下,建构为“心”“义”“美”次第转换的美善关系:一是“道”即“心”的美善本体;二是“艺者,义也”的道德价值;三是“观美”与“尽美尽善”的审美价值。由此以心学的诠释进路与言说方式探寻艺术境界与道德境界的合一。相应地,阳明围绕“艺”所进行的阐发以及由此形成的美善观念,固然可视为对儒家“尽美尽善”价值理想的坚守以及意义世界的辩护,但是这样的坚守与辩护对艺术价值本身的消解以及道德与审美之间界限的模糊等问题仍然值得反思。
关键词:王阳明;美;善;艺;义
论“乐”的伦理精神
黄梦肖,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徐嘉,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要:礼乐文明对中国传统伦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乐”与“礼”所体现的伦理价值既不相同,又相辅相成。“礼”强调等级分明的伦理秩序,“乐”则追求整个社会的“和同”,体现一种“和”的伦理精神。这一独特的伦理精神的历史建构过程复杂而漫长,在殷商时代呈现为原始先民沟通天人的祭祀仪式,是凝聚群体的集体情感和集体意识;西周的礼乐之治形成了“乐合同,礼别异”的价值格局,“乐”是具有“礼”之规范性的国家制度,通过伦理教化的方式来实现秩序之和;随着西周末年的礼坏乐崩,“乐”在国家制度层面上的伦理规范功能逐渐式微。而孔子赋予“乐”在个体道德层面上的独特价值,是使个体以实现伦理价值为目标、自觉地修养德性的精神动力,由此赓续了“乐”所蕴含的伦理精神的生命力。
关键词:乐;礼别异;乐合同;乐教;伦理精神
数字技术驱动长三角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制与影响效应研究
姚正海,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姚佩怡,南京银行投资银行部经济师,博士。
摘要:随着我国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技术已逐渐成为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基于长三角41个城市2011—2021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熵权法和变异系数法组合赋权测算长三角各城市数字技术与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水平,实证分析数字技术对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1)大力发展数字技术能够有效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且该结论在经济水平和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时更为显著;(2)机制效应表明,数字技术对文化产业转型的影响能够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得到更好的实现,地区资本错配程度阻碍了数字技术对文化产业转型的赋能作用,且在空间维度上,数字技术对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论为长三角地区更好地激发文化产业发展潜力,实现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经验借鉴。
关键词:数字技术;文化产业转型;产业结构;资本错配
场景驱动视域下长三角科技创新政策量化评价及优化研究
张少峰,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管理学博士;张文英,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通讯作者);周锦来,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创新强国建设亟须科技创新发挥核心驱动作用。正值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历史节点,澄清长三角地区科技政策的优势与不足,可以为未来科技发展提供政策方向。基于“十三五”期间“国家—长三角”两级129项科技创新政策,借助数据挖掘、文本分析,构建“时间—主体—目标—效果”的政策量化分析框架,并结合PMC曲面优化政策制定路径。研究表明:场景驱动背景下的长三角科技创新政策呈现政策周期内“重两头轻中间”、发布机构以科技厅为主,多部门联合发文、政策目标全面等特点;8项科技创新政策整体评价处于优秀等级,差异主要依赖于政策内容、政策领域、调控范围和政策优惠,而均在政策时效、发布机构及调控范围方面存在完善空间。针对长三角科技创新政策存在的问题,为实现长三角一体化更进一步的发展、更加科学有效地制定与实施科技创新政策提出两种优化思路和相关建议。
关键词:科技创新;PMC指数模型;量化评价;文本挖掘
身体书写与文本机器——新媒体文学中的身体问题与意义生产
聂春华,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
摘要:计算机等新媒体带来的文本技术,对长期以来占主导地位的无身体的文学传统提出了挑战。新媒体技术带来的写作和阅读惯例将改变身体关注的重心,即对新媒体文学的理解首先需要回答真实身体作为意义生产的来源和动力等问题,然后才能解决身体的观念、意义和表征等问题。新媒体文学中的身体问题出现在人机交互的三个维度中:其一,在新媒体文学中,身体介入容易造成文本意义的失效,但合理的文本设计能让身体介入成为意义生产的来源和动力;其二,新媒体文学的真正作者是人机交互的赛博格作者,其意义生产规则是人类作者的设计参与和机器的数据库与算法的结合;其三,人机交互产生的虚拟身体在文本空间中的呈现方式打破了传统文学的线性表达规则,使角色和场景的空间位置、轨迹和关系成为意义生产的主导因素。这三个维度体现了新媒体文学“用身体进行书写”而非“对身体的书写”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媒体文学;身体;机器;意义生产
威廉·燕卜荪与中国现代主义
新诗运动
周蕾,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外国语学院助理教授,文学博士;何宁,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
摘要:英国诗人、评论家威廉·燕卜荪曾于20世纪上半叶介入中国的现代主义新诗运动。在西南联大执教期间,燕卜荪将叶芝、艾略特、奥登等西方现代派诗人引介给学生,同时推行“细读”这一研究方法。燕卜荪强调思辨与矛盾的现代主义诗作,启蒙了穆旦等青年诗人运用相似的现代派技法描绘战时中国的现实。燕卜荪的朦胧诗学帮助确立了语言本体论这一新的批评风向,促使彼时国内的诗歌赏析从印象批评转为语义批评,诗歌创作从偏向感伤的浪漫主义走向强调智性的现代主义。
关键词:威廉·燕卜荪;现代派诗歌;朦胧诗学
老龄法治的人权意义探寻
陈金钊,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雷,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老龄法治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应然命题,对促进老龄人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老龄法治的价值定位和目标是保障与促进老龄人权,体现为把老龄群体作为社会主体对待,对老龄群体的物质满足和人格尊严的维护。社会治理是展开老龄人权建设的具体过程,应在国家和社会治理现代化过程中,用老龄法治协同社会多领域的发展,构建和谐型法治社会,实现老龄权益的最大化保障。老龄人权价值的实现需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方法,将法治作为推动老龄事业各项工作的基本方式,既要完善和落实老龄法治体系,也要正确运用法律解释、法律论证、利益衡量等方法,融贯吸收中国传统孝治和德治文化中的有益资源。老龄法治是用法治的安定性化解老龄问题的复杂性,为解决老龄问题、增进老龄权益提供规范智识。
关键词:老龄法治;人权保障;社会治理;法治思维
老龄法治的国家法定义务面向
魏治勋,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上海政法学院法律学院教授;郑曙光,山东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出现是经济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老龄法治从法律治理的视角回应解决老年人所关心的各种问题并给出合理性说明。由国家作为保障公民生存发展的义务主体是历史演化过程中的基本规律,从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辩证关系来看,老龄群体权利的实现必须以国家履行义务为在先保障。国际社会组织和世界各国所颁行的立法文件构成了我国开展老龄法治的实证规范来源,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法理逻辑和普遍性的制度价值。作为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子系统,应当加快老龄法律制度建设,遵循价值理念、法律体系和制度操作的结构内容具体展开并积极贯彻落实。
关键词:老龄法治;国家义务;基本权利;权利救济;公共产品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差异性的生成机制——基于16个案例的
定性比较分析
陈世香,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武汉大学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周维,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创新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摘要:地方政府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基础性组成部分,承载着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能,其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水平直接决定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实现程度。在对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基本内涵和结构进行理论阐释的基础上,基于系统论的一般架构,并结合企业管理、资源基础、资源整合及公共服务供给与生产分离等相关理论构建评估指标体系,综合运用主观和客观数据对湖北省16个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进行全面测评。评估结果表明,各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整体向好,但不同政府之间差异仍较为明显。在此基础上,基于公共价值创造理论“价值目标—运作能力—授权环境”战略三角模型和既有相关研究成果,确定公众需求、企业需求、数字基础设施、政策效应、城镇化水平及经济发展水平作为条件变量,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进行系统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差异性的生成具有四种模式,根据其各自条件组合特征可分别命名为组织引领型、使命—组织驱动型、组织—环境协同型及综合联动型。而且,在特定条件下,企业需求与公众需求的条件组合可以与政策效应条件相互替代,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条件组合可以和数字基础设施条件相互替代。因此,可以经由不同路径实现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提升。
关键词: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差异性;生成机制;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食品安全风险规避的行动策略及其逻辑机理——以S市农夫市集为例
张广利,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春瑶,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切实捍卫人民“舌尖上的安全”,防范与化解食品安全风险成为时代使命。当主流的食物供给体系遭遇严重的信任危机之时,替代性食物体系作为策略选择应运而生,农夫市集作为公众积极规避食品安全风险的一种消费选择,从“农消面对面”的消费实践、“食在当地食在当季”的消费理念、“场域空间”的关系延伸与消费体验等维度,生动展现了农夫市集这一新型的消费图景。以S市农夫市集为例,通过深度访谈以系统剖析各行为主体的行动策略,并探讨这一行动背后的深层逻辑机理。研究发现,农友以“把我们当成自己人”为策略,在理念共识下与集友双向奔赴,市集则作为双向筛选与信任背书的中介纽带,多元主体参与其中的行动策略即构建信任共同体。剖析食品安全风险规避的逻辑机理,即以“食品短链”为理念,藉由面对面的交流互动注入了情感能量并重构食物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情感联结,信任重塑作为消解风险的路径,进而给予公众如何规避食品安全风险以经验性阐释与实践启示。
关键词:食品安全风险;农夫市集;食品短链;信任中介;信任重塑
《诗经》“恶草”的名物考索与
教化隐喻
郭万金,山西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翟瑛栋,山西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南通大学文学院讲师。
摘要:《诗经》名物之中,草为大类。关于《诗经》诸草的善恶区划标准不仅落足于有益或有害的自然属性,也取决于诠释者自身的知识水准与价值取舍,更蕴藏着别具深意的教化关怀与道德指向。对于《诗经》恶草的考察,不仅在其名、其形、其性的推定凿实,亦须探究隐于其后的特殊喻义,叩问诗教传统中的道德寓意。
关键词:《诗经》;“恶草”;名物;价值
符号学视域下徽派版画作品的
视觉呈现与记忆传承
施瑞婷,澳门城市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白婧婷,澳门城市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徽派版画是安徽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艺术形式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自兴起、鼎盛到创新、传播外埠,已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是徽州地区集体记忆的重要载体。本文以文化符号学作为切入点,对不同时期的徽派版画进行视觉符号内容的解读,并探索各时期作品中符号出现的规律,试图具象化地呈现其背后隐藏着的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研究发现,从宋代至元明时期,徽派版画初步形成包括人物、景观、房屋、石碑及文字注解在内的文化符号构建;明代及清初符号类别愈加丰富,形成了集体共识;此后,这些符号历经清朝至20世纪30年代的消弭,从抗战时期开始的逐步重构,至新中国成立后的不断发展。徽派版画的当代符号表征更具抽象性、个性化。对徽派版画视觉呈现系统的变迁及其再生产现状的探究,对我国传统艺术作品的发展路径亦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徽派版画;文化符号;集体记忆;记忆再生产